走過歷史

回顧歷史 盡是感恩

      一九七三年九月,神帶領建道神學院同學進入大嶼山塘福少年勞役中心舉行第一次福音性聚會。在督導員之指導下,約有三十多位穿著同樣制服的青少年人赴會。在唱詩、講道、呼召後,使人詫異的是竟有三十人願意決志信主,有些更痛悔地流著淚認罪。自此每星期六早上建道同學都往塘福傳福音,這三十人也固定地參加聚會學習過禱告、讀經的生活。督導員也為著他們在生活行為上的改變而感驚訝。

      兩個月後,他們都接續地離開塘福,回復自由。他們自動地要求著:「我離開這兒後,可否到教會去?怎樣去呢?我能繼續聽福音並與你們聯絡嗎?」可惜,不到一個月,幾乎每一個都因自卑,不能適應教會生活或難以脫離舊同僚而離開了教會。我們逼切的祈求神讓我們看見這群可愛的決志者的需求是:重新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自愛、信心;鼓勵他們到教會過新的生活圈子。

     七三年末,一班過去曾參與監獄佈道的弟兄姊妹在非成立正式組織下,再次召聚這群主所尋找的青少年人一同唱詩、祈禱、查經,便形成「新生團契」。因為勞役中心的刑期較短,離開中心參加聚會的人數隨日增加,參與團契的弟兄姊妹也多起來,他們出力兼出錢,不辭勞苦地施予。有部份離開勞役中心的青少年因工作及環境所限,不能出席團契聚會,故此書信來往是最重要的一環,每星期的來信約四至五封。其次團契以簡單的形式印「窗」(佈道性刊物)在塘福分派,「窗」傳遞新生團契消息給關心此工作的肢體。

                       

      簡陋的新生團契實在難以長期承擔這項艱巨的使命:經濟需要按工作而不斷上升,聚會地點常被更換,沒有全時間同工等等。團契的工作呈現求過於供的現象,從蓬勃的當兒漸漸邁向癱瘓。有人再次失落、有人逼切求助,過去的同工們只有禱告,並且以書信個別往來,把部份團友介紹到福音戒毒的機構去,希望他們能繼續被照顧。然而,他們需要的是一班了解他們,並用愛心和忍耐去幫助他們的朋友,所以他們的問題不能以一般的方法得著解決。雖然工作已停頓下來,神郤沒有停止工作,一九七八年九月,在神的感動和人的順服下,「新生團契」再次被建立起來,並有全時間的同工和固定的辦公室。

     一九八零年六月,新生團契已正式成為註冊團體,名為「香港基督教更新會有限公司」。       

 昔日的耕耘延續今天的服侍:

 

 

 

                                                                     走過每一個感恩年 

                   

 

 

 

 

會員

慈善登記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香港基督教更新會  版權所有